兰大首页 English

学术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报告

材料与能源学院讲座通知——张来昌教授

发布日期:2023-10-24 15:33:55【字体:[大][小]

报告题目:3D打印金属晶格结构的力学与催化性能

主讲人:张来昌教授

报告时间:2023年10月25日( 星期三 ) 上午9:00-12:00

报告地点: 格致楼3016

主办单位: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材料与能源学院

个人简介:张来昌,澳大利亚伊迪斯科文大学终身教授、先进材料与制备中心主任、机械工程学科负责人、德国“洪堡学者”。张教授200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就职于德国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和莱布尼茨固体材料研究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西澳大利亚大学和伊迪斯科文大学。

       张来昌教授长期从事新型材料的制备、结构和性能,尤其是新型钛合金的制备工艺、性能的研究,研究方向土要包括金属增材制造、金属生物材料、轻量化材料和结构、高强度材料等。迄今为止,已出版英文专著2本、书籍章节21章,发表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 Materials Science Engineering R: Reports,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pplied CatalysisB:Environmental,Acta Materialia,Composites B :Engineering,Corrosion Science等国际著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50余篇,H指数为79,引用次数超过22万次,其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在澳大利亚电视台(ABC)新闻频道全球直播采访、澳大利亚(访谈) (The Conversation ) 采访报道、中央电视台( CCTV-4)、新华社和《科技日报》等知名媒休报道。现担任超过10本学术期刊的编辑或编委,如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treme Manufacturing, Advanced Engineering Materials,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 (English Letters)等。

讲座摘要:晶格结构(周期性蜂窝材料)是一种由具有边和面的空间周期性晶胞阵列构成的结构。晶格结构具有弹性模量低、比刚度和强度高、表面积大、内部孔隙多、应力水平相对较低等一系列优越性能,但由于传统工艺制造和性能优化对孔隙网络的形态特征控制不佳,晶格结构的研究受到限制。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的最新进展扩大了晶格结构的设计和制造可能性,这为晶格结构提供了适用于各种应用的最具前景的解决方案。本报告介绍了增材制造钦合金晶格结构的机械行为。选区激光熔融(SLM)和电子束熔化(EBM)制备的贝塔型生物医学钛晶格结构作为潜在的承重植人物,在高超弹性、低杨氏模量和高强度、高能量吸收和疲劳性能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机械性能。此外,与其他催化剂相比,SLM制备的多孔铁基金属玻璃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整体催化能力,具有高反应速率常数和低活化能。SLM生产的多孔铁基金属玻璃基复合材料的可重复使用性和整体催化能力有望设计出具有实际应用和高经济价值的新一代催化剂。

35.png